3年前,為了保障農民利益,同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國家在棉花主產區新疆啟動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——當棉花的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,國家將對棉農予以補貼。
試點3年后,2017中國國際棉花會議日前在重慶開幕,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名棉農、棉商、紡織企業以及行業專家等代表在會議上各抒己見。
在他們眼中,國內棉花市場變好了嗎?
量降質升,棉農收益更高
2016年,全球植棉面積、產量雙雙下滑,為近5年來最低點。主要產棉國中,中國產量下降幅度最大,印度超過中國成為第一大產棉國。“下降是雙重原因導致的。一是因為進口,國內棉花要和國際上的棉花競爭。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,是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,這使得國內種棉花跟種蔬菜、水果相比,不具備比較優勢。”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柄生說。
“過去一年,雖然全國棉花總產量下降,價格也有波動,但是棉花單產提高、質量提升,價格上漲,棉農的收益得到了保障。”中國棉花協會會長戴公興介紹說,“今年一季度,棉花行業形勢呈穩中向好的態勢。據中國棉花協會最近的調查,2017年全國植棉面積較上年增長近7%,棉花產量有望提高。”
棉花質量提升得到了數據的佐證:2014—2016年,新疆棉花平均長度由28.7毫米增長到29.1毫米,平均斷裂比強度值也由下滑趨勢轉變為上升趨勢。業內人士認為,以市場為導向,倒逼棉花生產端更加注重棉花質量,棉花的內在品質得到了提升。
此外,棉花市場逐步回歸市場,國內外棉價逐步接軌。進口棉花、棉紗優勢逐步減弱。內外棉價的價差,已由2014年的每噸5000元下降到不足千元。
而據對部分棉農進行的調查顯示:2016年,棉花收購價格每公斤比上一年高了1.5元,棉農一畝地凈利潤在350—550元之間,加上補貼款,能算得上是個豐收年。
借助創新提升行業活力
“棉花生產和流通相對規模小、成本高、效率低,棉花質量難以滿足日益升級的紡織消費需求。面對龐大的消費群體,很多企業難以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高水準的服務。”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駱琳表示。
此外,圍繞企業經營,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何錫玉認為,“棉花加工企業缺乏自律,由于季節性的收購和常年化銷售的矛盾,使棉花加工企業運營比較粗放,風險意識比較薄弱。”
業內人士一致認為,要重塑棉業未來,就必須在創新中尋找出路。而創新的腳步,在國內棉花產業鏈的多個環節,已經先后動了起來。
在山東天鵝棉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,棉花加工無人化車間已經形成初步構架。公司總經理吳俊英談起來興致勃勃,“無人化車間生產活動由計算機進行控制,經過生產加工和檢驗包裝,最后輸出產品,所有工作都由計算機控制的數字化加工設備、打包設備、包裝設備和碼包機器人來實現。工人不直接參加或較少參加工作。無人化車間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,在提高生產效率、提高加工質量的同時,大大減少用工數量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軋花廠的綜合競爭優勢。”
用大數據和“互聯網+”助推商業模式轉型
除了強化創新,實現全產業鏈的有機融合和生態建設,也是業內人士的關注重點。
新疆北部一些地區,一些產業聯盟還有消費聯盟已經建立起來。通過聯盟的機制設置,從消費倒逼生產和種植,最終實現棉產品定制化生產。新疆小棉襖棉花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曹會慶介紹說,“這種方式非常好,我們生產者不再盲目生產。有了訂單之后,紡織廠需要什么棉花我們就生產什么棉花。”
“哪一個棉農,他種什么樣的棉種,種了多少地,棉花的質量怎么樣?棉花又被交給哪一個加工廠,加工出來的棉花質量怎么樣?最后到物流,誰來運,運價怎么樣,運給誰?所有數據我們都有。”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市場總監孫娟介紹說,“在新疆棉花生產中,大的數據生態和產業鏈的生態,實際上已經形成了。”
“隨著互聯網+棉花產業生態圈的形成,同時隨著棉花數據生態的成熟,棉花商業模式必將改變。市場分析將越來越精準化。大數據帶來的一定是去中間化,小企業也將被淘汰,還會形成規模化。棉花匹配將實現精準對接。”孫娟認為。
在整個棉花紡織產業看來,融合發展的現象也不斷涌現,趨勢不斷增強。在企業經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中, 特別是商業模式創新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。很多企業積極借力“互聯網+”,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貿易方式的融合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“作為負責任的產棉和用棉大國,中國應該也必須發展棉花產能,保持一定的自給率。另一方面,中國仍然要通過國際市場實現產需平衡。”戴公興表示,“隨著中國儲備棉進入正常規模,中國紡織業進入良性發展,中國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,仍然是世界各國的機遇。”
|